导读:多国进口生鲜在中国市场展开竞争,新西兰企业想要通过产品差异化、赋予产品新的定义、建立品牌信誉获得优势。 新西兰冻全壳青口贝 同时,国内生鲜电商平台携冷链物流基础、海外直采模式,想要抓住这一轮机会。 国外生鲜进军中国之旅正在加速。《天下网商》获知,某生鲜平台高管在上海一个月时间就要接待二十多位各国使领馆官员。在他们身后,大量进口生鲜排队想要进入中国市场。 数据显示,在中国进口水果排名前十的国家中,新西兰以78.5%的进口增长率,成为增长最快的进口国。 新西兰企业掘金中国之旅,新西兰政府往往带头上阵。与此同时,一颗名叫“佳沛”的奇异果打爆了中国消费者市场。如今,活跃的新西兰政府还将联手其他生鲜行业企业,通过电商,把水果、牛奶、海鲜、肉类、葡萄酒等高品质食品一键搬到中国。 这支新西兰生鲜集团军进军中国有一套自己的战法:派侦察兵、找代理人、建根据地。 4月14日,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再次与食品业巨头组团探访了年初刚刚获得C轮融资的易果生鲜,通过了解国内生鲜电商平台的经营战略,为将来可能的商业合作奠定基础。 易果生鲜联席总裁金光磊、副总裁李毅以及新西兰贸发局、新西兰PCNZ代表团参观安鲜达宝山仓库 成立新西兰企业联盟,为生鲜入华探路 早在2008年10月1日,中国与新西兰已签署生效《中新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发达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规定。跨境电商首次涉水新西兰始于2014年,“天猫”首次推介点燃了新西兰中小企业开发中国市场的热情,随后“新西篮”海外旗舰店、“新西兰馆”陆续在天猫国际登场。 2014年10月27日,在新西兰政府的支持下,6家新西兰食品和饮品公司在上海成立联盟PCNZ,全称为Primary Collaboration New Zealand,注册公司中文名为青蕨商务咨询(上海)有限公司。 其中,联盟成员公司包括六大新西兰农业公司:渔业公司Sealord、肉类加工商Silver Fern Farms、奶业公司Synlait Milk、海产品公司Kono、水果联盟Pacific Pace以及酒业公司Villa Maria Estate。据介绍,这六大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总贸易额高达30亿新元。 此前该公司总经理白理时(Kevin Parish)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青蕨将为每个产业配置一个中国区市场经理,6位经理将成为企业人员结构的主体,协同工作。公司将围绕品牌建立、跟踪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信息、协助经销商进行品牌推广等方面开展工作。 在2016年3月3日全球生鲜商家峰会上,新西兰贸发局大中华区总裁高恩(Glen Murphy)也告诉《天下网商》,“很多时候我们对企业的服务方式是根据企业需求来提供的,我们需要在中国做他们的眼睛、做他们的耳朵,同时结合数字营销这股热潮的力量,主动帮助新西兰中小企业进行宣传和推广。” 4月14日,新西兰贸易发展局再次与食品业巨头组团探访易果生鲜。据了解,他们接下来的行程还包括已获得D轮融资的天天果园等。 青蕨的组团参观为国内生鲜电商平台们打开一扇大门。参观中青蕨董事会主席安迪·宝蓝(Andy Borlond)告诉《天下网商》:“在平台选择上,一方面需要平台有很强的供应链能力,确保我们的产品以很好的状态送到消费者手上;二是希望平台有利于推广、保护我们的品牌。” 而在选择合作平台之前,青蕨会亲自走进消费者家中进行调研,询问他们的的生鲜购买渠道,以及对进口水果的偏爱程度,为更多新西兰企业进入中国开路。 如何抓住中国胃 虽然大多数新西兰企业在优质的自然条件下生产生鲜产品,但苦于自身能力及途径的短板,还是需要借助合作平台的规模性和专业性,帮助他们找到中国的消费者。 而如何形成对新西兰品牌的认可,在高恩看来,新西兰企业对于自己的定位是让产品产生差异化,注重赋予产品新的定义,建立品牌信誉。天猫生鲜总经理何春雷也曾明确表示:“生鲜电商2.0时代已经开启,天猫生鲜在2016年的两大方向是国际化和农业品牌化。”可见,品牌化和质量关才是打入中国市场的“关键牌”。 澳大利亚、美国、智利等国家也是高端生鲜品类的主要进口国家,安迪介绍:“新西兰的差异化在于,我们有非常干净、纯净的空气、水,长时间的日照条件等,这些都很适合农产品的生长。就拿苹果来说,苹果在新西兰的日照条件是世界最好的。” 用易果生鲜副总裁李毅话说,要强调新西兰品牌的安全性、对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等特点。 以Pacific Pace公司为例,它由3家新西兰主要苹果种植商Mr Apple、Crasborn和JM Bostock共同组建,同时一起拥有Diva苹果品牌。其中,Mr Apple去年向易果提供了5货柜,今年预估增长到3倍的量。 “此外,今年还会推出一种非常红、非常甜的苹果新品种,因为我们有1100公顷的土地和生产310多万箱苹果的能力。”安迪说。 新西兰拳头企业“佳沛”是鲜有的建立品牌的进口水果企业之一,靠着单品奇异果打爆了中国市场,在全球生鲜峰会上,佳沛新西兰奇异果国际行销公司的梅特·卡佛(Matt Crawford)对《天下网商》说:“品牌的意义并不是对消费者的营销活动,而是由选品、品控、标准化这些因素导致的产品质量本身。” 挖掘更多品类 电商占线下的比例增速越来越大。据近期佳沛新西兰奇异果的数据显示,其电商的销售比例已经占到了10%。另外一些小的海鲜品类增速较快,每年有50%以上、甚至翻倍的增长。 官方数据显示,仅以2015年为例,新西兰水海产品对中国的出口销售总额就达到了4.849亿新西兰元(约合21.369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度增长了14.5%。2015年全年,新西兰出产的冷冻小青龙虾对华出口销售额就达2.888亿新西兰元(约合12.727亿元人民币),而各种冷冻鱼类对华出口销售额则达到了1.40亿新西兰元(约合6.17亿元人民币)。 青厥除了水果,还有农产品、海鲜、肉类的企业,之后,联合体当中有一个公司也会在中国首度引进有机南瓜。白理时告诉《天下网商》:“从水果开始,我们一直与多个电商平台保持联系,拓展其他业务的可能性。” 作为全品类生鲜平台,此前易果已经引进了Pacific Pace旗下KIWI Crunch品牌的奇异果、45 South in Cromwel品牌的青梅李、Mr Apple品牌的新西兰皇家嘎啦果等,还与新西兰海鲜品牌有Sealord旗下的纯恩泽、肉类品牌有AFFCO等合作。 李毅向《天下网商》介绍接下来的拓品计划:“奇异果方面,今年希望可以增加销量。另外,包括苹果、海鲜、肉类也要推出新的产品和零售包装,从而更快增长。我们希望能把更多新西兰不为国人所知的食物引入国内,丰富大家的食谱。” 进口生鲜电商的机会? 海外生鲜积极探路中国市场,国内生鲜电商平台携冷链物流基础、海外直采模式,想要抓住这一轮机会。 与国内生鲜平台积极接触,青蕨目标明确。新西兰是离市场比较遥远的岛国,作为有着上百年出口历史的经济体来说,新西兰在国内也有包括从采摘、品控、运输、出口等成熟的冷链环节。这也是他们参观易果生鲜安鲜达仓库的主要原因。 生鲜短保质期和高损耗率的特点,使得需要规模、高效的冷链运输才能覆盖国内的消费人群。因此,一些生鲜平台开始自建冷链物流。 青蕨此次关注的易果生鲜成立了独资子公司安鲜达,在全国6地建立7个冷链仓储中心,分为3大温区,6大温层。据了解,其配送范围覆盖全国27个省份,310个主要城市,日均产能10万单以上。 另一方面,随消费升级趋势,越来越多生鲜电商平台想要通过源头直采降低成本,保证品质。 易果生鲜联合创始人、联席总裁金光磊向《天下网商》介绍:“我们的买手团队在全球147个国家,建立了100多个直采基地,并且和很多国外供应商建立了定制化生鲜模式。” 比如原本进口樱桃大多是5公斤包装,但是易果通过多年经营的用户大数据发现,最受消费者青睐的是2公斤装的产品,因此直接深入源头,按照用户需求包装,减少到国内再次分装的步骤,降低损耗率。 不过李毅坦言,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直采,“直采都是季节性强、销量大、有效期长的特殊产品。因为直采会加大库存,需要对前端销售和库存提前预算。”当然,这也意味着对于一些中小创业型平台来说,如果没有销量的有效支撑,直采的成本和风险会很大。 在合作供应商的标准上,李毅表示,平台与供应商站在一条船上,主要看重三点:首先,企业要重视中国市场,对零售和电商渠道感兴趣;其次要有合适的产品和竞争力的价格;再次,后续市场营销、新品的市场支持程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