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中旬,TCL创始人李东升带着TCL集团160多位高管,在位于宁夏与新疆交界处的戈壁,进行了为期四天的户外拉练。 这场拉练的主题被定为“转型突破·鹰旅戈行”,9年前,遭遇国际化危机的TCL在延安也进行过一次类似的团队建设。
时间流转,9年前从国际化阵痛中复苏过来的TCL,在互联网等新变量的冲击下,又一次站在了转型的路口。 2014年,TCL提出“智能+互联网”、“产品+服务”的“双+”转型战略。转型的背后,是家电巨头多媒体业务发展乏力的现状。尽管从账面来看,TCL盈利情况良好,多业务铺开分散了互联网冲击的风险,但主营多媒体业务遭遇挑战是不争事实。 情势当前,李东升将双+转型提升至了与当年国际化转型一样的生死高度,“不管我们已经走了多远的路,未来的征程都需要从当下开始。我们的国际化如此,我们的‘双+’转型战略也如此”。 作为家电巨头TCL的掌舵者,浸淫传统行业多年的李东升这样估计此次转型的难度:与乐视、小米等互联网企业相比,传统家电企业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和缺陷,转型存在一些困难。“在这个过程中,要自我否定很多东西,打破原有固有思维的禁锢。” 在9月底的TCL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李东升对媒体表示,转型成功与否的关键,取决于自身的开放程度。“所有的服务的单位包括无线的TCL终端,一定要有开放的心态,”“未来欢网非TCL终端用户会达到50%以上。”“未来甚至可能和乐视会有合作。” 两个多月后,TCL与乐视真的牵起了手。这一合作被外界评价为“李东升真的想通了”,与对手合作或许足以说明TCL转型的决心和力度。那么在转型面前,TCL又做了哪些准备? 为此,腾讯科技对TCL的公司结构、业务板块、经营状况等进行了系统梳理,以便重新认识这个正在转型的庞然大物。 TCL概况 历史、股东、管理团队 TCL创立于1981年,前身为中国首批13家合资企业之一——TTK家庭电器(惠州)有限公司,从事录音磁带的生产制造,后来拓展到电话、电视、手机、冰箱、洗衣机、空调、小家电、液晶面板等领域。 根据TCL官网介绍,TCL集团现有7.5万名员工,23个研发机构,21个制造基地,在8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销售机构,业务遍及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TCL全球业务分布(资料来自TCL官网) “双+”转型是TCL集团30多年历史上第三次转型,前两次分别为1997年的产权改革、以及2006年国际化后遭遇挫折后的自救。 在股东结构上,当前TCL第一大股东为惠州市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7.19%,第二大股东为TCL创始人、董事长兼总裁李东升,持股比例为5.22%。从股权结构上看,TCL集团无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股权结构比较分散。
资料来自TCL2015年年中报 在管理团队上,创始人李东升为TCL集团的董事长、CEO,下辖TCL多媒体、通讯、家电、华星光电等多个业务板块。
资料来自TCL2015年年中报 去年以来TCL高管层出现动荡,去年年底,TCL集团总裁、时任华星光电CEO的薄连明出任TCL多媒体战略决策委员会主席,成为多媒体事实上的掌舵人。 今年8月起,薄连明不再担任华星光电CEO,改任华星光电董事长,由总裁金旴植代理CEO。而前TCL多媒体总裁郝义已正式辞职,离开TCL。
重要业务板块上,当前,TCL多媒体CEO为薄连明,TCL通讯CEO为郭爱平,TCL家电集团CEO为陈卫东,华星光电CEO为金旴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