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43

主题

529

帖子

131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312
发表于 2016-8-30 15:19:31
陌生人交友应用现在层出不穷,它们那些新鲜热辣,让人浮想联翩的宣传语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动机?今天让我们认识一下陌生人交(yue)友(pao)应用里的王者与败寇。


目前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上,分别出现了两大“毒瘤”。

前者指的是“网页游戏”,就是那种你在上网过程中,动不动右下角蹦出来的小窗口,又或者突然弹出来的全屏炫目广告,正所谓:
兄弟情义陈小春,雷霆战神张卫健,屠龙宝刀林子聪,时间值钱张靓颖,我等你哟angelababy

这个暂且按下不表,留待以后好好说叨。今天我们要谈论的主角则是移动互联网上的“毒瘤”:形形色色的陌生人交友约炮软件。

也许是有了陌陌的成功赴美上市经历,让无数的创业者相信:即便这是一个注定要被千军万马经过的独木桥,它也值得一闯。每一款App在各大内容渠道,比如微博、今日头条等平台上打出花样百出的广告。

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如果看到这样的广告难免信以为真,觉得咱们这个世界是这个样子的:男同胞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躲在一把纸扇后面含苞待放,女性们一个个在互联网上如狼似虎,看到个男性就两眼放光恨不得生吞活剥。

但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啊!

笔者的一个朋友,曾经对这些软件逐一进行了评测,以下就是他从前线带回来的第一手报道!在这里直接抛出这次“田野研究”得出的最终结论:国内很多交友软件只是打着“交友”、“约炮”旗号的骗钱软件而已。

首先说一下总体的使用情况。每一款软件进入之后都会要求你登录,这时你会遇到两种情况。

第一种,一步一步完成注册,从昵称填到星座,等到最后提交的时候,要说一声恭喜你,起码不是一款骗钱的软件,但用上三分钟之后,你会发现自己身处于一个巨大的“香蕉派对”当中,身边全是眼放绿光的男人。

第二种,邀请你立即体验。此时,你会遇到一些令人浮想联翩,有点小暧昧的名字,比如:“风中的野玫瑰”,“巧克力的香气”等。这些ID会不断给你发来私信,基本是提问类的,不少问题会让你脸红心跳,小鹿乱撞,比如:你喜欢第一次约会在哪里呢?三个选项中必有一个是电影院或者酒店。还有,你觉得如果女孩子的胸部较大是很不好看吗?

等你回复了以上的坑爹问题,对方继续给你回答后,你想接着回复就要求购买聊天时间或者类似的产品。你不买对方最多再回复你一到两句,如“你怎么这么慢啊”,或“你一点礼貌都没有”,诸如此类站在道德制高点双手叉腰指指点点的回复,

其实殊不知,这些所谓的女性用户,只不过是一些系统内置的机器人而已……这个时候,想必每个内心充满绝望的用户,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以下这个画面:


说了这么多,再具体介绍几款亲身体验过的软件吧,

1。 领爱。这款软件算是用过的比较不太坑的一种吧。正常登录后,看了部分会员,这时可以把自己喜欢的点“圈她”。但是在没有绑定手机的情况下不能主动发信息,除非对方先打招呼。估计一旦绑定就要扣话费之类的,所以也没有尝试过。其中的妹子看着还是相对来说比较真实的,有部分美女。对于别人发的心情(类似于朋友圈)是可以评论的。

2。 以“同城交友”为特点的交友软件。如上述第二种所说,进去之后只选择了年龄和星座,然后就有了名字。一分钟后收到了七八封所谓的求爱信。其中最离谱的就是语音打招呼的部分。明明资料上的女会员是北方的不能再北方了,语音一出来不是福建就是浙江。只要你主动打招呼很快就收到回复,三言两语,你来我往,你的内心暗生情愫的时候,系统会跳出一个窗口,如想继续聊天请缴费。

在百度上查了一下,因为这个中招的还不如算太少,花了钱之后就没人搭理了。而且所有“女性会员”所给出的回复都是大同小异,赚钱套路更是如出一辙,有理由相信后台回复的都是机器程序。当你多浏览一些会员头像以及资料,会发现她们都是胡乱拼凑来的,甚至还出现过国内女星和日本女优!

3。俩俩星缘。你进去之后完全一头雾水,完全不知道它是用来干嘛的,里面会有一些关于星座新闻的推送,可以发布征婚、旅行、餐饮、看电影等请求,还推送一些情感类的文章,整个版面的设计,从每一处细节都传递出同一条信息:“这绝对是一块不毛之地”!

如果你运气很好,跟你聊天的这个用户并非机器人,也不是男人,而是一个年龄相仿的女人,且姿色还不错。你们约在了腔调不错的酒吧里,最终等待你的,是一瓶880元的红酒账单……

交友软件,其实已经像是西安夏天的游泳池子一样拥挤了!

保罗·格莱厄姆之前说的那句话非常的精辟。他说其实每个人创业的时候,思路都大同小异,看到一个应用火了,然后一窝蜂的复制其模式。已经有无数类似的剧本轮番上演了。

之前的Uber,成为全世界顶级的初创“独角兽”,然后创业者一窝蜂地涌入,都在说自己是某某领域的“Uber”:有的是“洗衣领域的Uber”,有的说是“修车领域的Uber”,他们只顾着沾着Uber的光环,却忽略了投资人最为关心的问题,一个清楚的,且具有可规模化潜力的商业模型的建立。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看看五十度硅之前所说的《共享经济,资本主义醉酒后的梦呓》这一篇文章。

回到国内,同样的道理,陌陌也给陌生人交友树立了一面旗帜。但不是任何应用都能够再重新走一遍陌陌这条路的。事实上,“陌陌”与“约炮”划上等号,有一些鬼使神差的成分。陌陌当时推出后,并不是多么火,但是半年之后,也就是2012年的4月,说中国话贼6的Mike隋表演了超强12人模仿,并且在视频里公然谈到:“嘿,美女,晚上我们加个陌陌吧,单聊!”
从此之后,以陌陌平台约炮为主题的各大网络自制短剧不断涌现,而陌陌官方在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在一开始就很暧昧不清。陌陌的开发者唐岩更是在公开场合表示:

“我觉得百分之七八十都是男找女、女找男,但我把这个过程想得比较体面:有一个充分的沟通后,大家结识了,成为男女朋友,或者当炮友(性伙伴),都是好的。”

陌生人交友领域的几个致命短板

可以说,陌陌借助“约炮神器”这个名头,获得了爆炸性的用户增长,甚至走进了美国的交易所,但这一条路终究是无法复制的。咱们先不说那些搞一些机器人来骗钱的交友软件,摆正目的,就是想要打造一个异性交友软件,到底可不可行呢?答案不容乐观。

首先,性别比例的差异过大就决定了这些平台无法构建起健康的交友生态圈。只有当你的用户基数到达上百万这个级别之后,女性用户的绝对数量才能稍微得到一点保证。而在前期,你要想要获得用户的增长,实属困难。这不由得让人想起来了马化腾在腾讯OICQ刚刚起步的时候,换一个女孩子的头像在上面招揽用户,想想也是蛮惨的……

其次,产品的设计开发人员也是男人,所以整个产品的设计开发思路,或直接,或间接地受到了男性思维的影响。他们强调的无非的是在App营造出这样一种感觉:空床很久的寂寞少妇,青春可人的邻家学妹,反正都是那种三四流小说中才会出现的人物。最终,用户恍然醒悟过来:这原来是男人与男人间自娱自乐举办的香蕉派对!

最后,社交的接入情境单一。用户在打开应用之后,茫然无措,大部分应用都走的“搭讪”这个途径,这种无中生有的社交,即便是躲在互联网背后,尴尬也是一阵又一阵的出现。不过,现在还有一些应用在“社交接入情境”上面做了创新。比如“陪我”这款应用,它从“文字交友”变成“语音交友”。系统会为你寻找到一名异性,然后双方开启三十秒的语音聊天,虽然尴尬还是存在,但是毕竟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脑补出来的“人物形象”也就更加立体一些,三十秒过后,如果你们彼此感觉良好,那么相互点赞之后就成为了长久朋友关系,如果感觉不好,那么就擦肩而过。当然,如果你是一个男孩子,等待系统为你寻找一名异性的时间会长得多,你可以泡壶茶把手机放旁边慢慢等……

那么,是不是“陌生人社交应用”就肯定做不好了呢?未必!


接下来,隆重介绍登场的嘉宾:“Tinder”,一款在国外大红大紫,独占鳌头的陌生人社交应用。和打着“约炮”头衔的陌陌不同,它将自己定位在“婚恋交友”这个领域,当然约炮这种事也是在这个平台上经常发生的。它是怎么解决上述各种难题的呢?

短短17个月的时间,Tinder就成为了一款“现象级产品”,它的用户绝大多数都是年轻人,年龄分布在18岁到24岁之间。它创造出来一项纪录:60天的时间用户净增100万!而这家初创公司的两名联合创始人今年才29岁。

(上图为两名联合创始人:Sean Rad and Justin Mateen)

2012年的9月,Tinder正式上线,在此之后,它做出了下面这些微不足道的小成绩(数据截止到2014年):
10亿次的成功配对
每天用户滑动屏幕8亿次
每天出现1000万次的配对
澳大利亚总人口的5% 都在Tinder上面建立了档案
已经开发出来了24个语言版本

Tinder这款智能手机应用,每天都会给用户推荐“潜在的约会对象”,它的操作非常简单,手指在屏幕上向右划就是“喜欢”,向左划就是“拒绝”。如果两个人看对眼了,看到彼此的照片同时向右划,那么一次速配就出现了。接下来你可以选择跟他/她私信聊天,也可以选择“继续探索”(Keep Playing)。就是“Keep Playing”这几个字,像是有魔力一般,创造了一天用户5亿次的划动记录!不少用户反映,进入Tinder这款应用之后,手完全不听自己使唤,根本停不下来,这就是像是一款游戏一样让人上瘾!

它吸引人的不仅仅是这些。在过去,人们在交友软件上面还要费劲心思地去选取头像、简介、自我介绍等一长串信息,现在Tinder让你从中获得解脱。从Facebook上实现的一键导入功能,直接提取你的名字、年龄、兴趣、更重要的是双方共同拥有的一些朋友。这个很关键。很多搭讪都是从“啊!原来你认识XXX啊!”这一句话开始的。然后两个人可以尽情地在这个人的背后吐槽,嬉笑,一种带点儿浪漫气息的亲昵就在这数字空间悄悄蔓延开了。

那么到了文章最关键的总结部分:做好一款约炮类型的交友应用应该注重哪些方面呢?

Tinder向我们证明了,陌生人社交这个领域是可以做好的,不,不仅仅是做好,而是会迸发出惊人的增长潜力。但是我们从这上面学到了什么呢?
1、虽说是在做陌生人社交应用,但是要先以熟人关系作为切入口。网络其实是现实世界的扭曲投影,虽然是数字空间,但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的人际关系已经搬运到了互联网上。互联网产品的用户增长必须以“熟人”作为基础。想一想腾讯的QQ是如何做到规模化增长的,不就是靠着每一个人向身边的亲朋好友推荐才实现的吗?脱离了现实关系去做“陌生人社交”,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匿名性。
如何设计用户信息的公开程度,如何让他能够在这个平台上,在陌生人和熟人之间熟练地切换自己的面具,这一点不容易,但是恰恰是这一点能够让你能从拥挤的市场中杀出血路。
3、努力在交友平台上构建社群,让他们能够在上面自生长,扩大影响力的同时,用户自身也能获得切实的好处。
4、产品的操作一定要简单,用户的动作最好不要超过三个就能达到目的。
5、多一些女性程序员吧!

女人到底在想什么,只有女人知道!那么为什么不在产品开发上面由女人来主导一切呢?产品的前期难道不是应该吸引女性用户加入么?其实,国外已经有一些应用是按照这个思路来开发的了。比如Bumble。

这款软件被媒体评价为“史上最兼顾两性平等的约会App”,当笔者第一次打开应用,被它特有的设计理念给惊到了。它最大的特色就是把关系的控制权交还到了女性的手里。

系统会根据一些算法来匹配,女性登录后会看到推荐的若干个男性用户,她可以选择在24个小时内回复“hi”,如果超过时限那么这个关系就终结掉了。男性只需要等待即可。

视角的转换,关系发起者角色的转换,真正激活了具有意义的谈话。很多女孩子在使用完这款软件后都感慨:她们在不知不觉中,竟然真的开始跟某些成年男性进行一些花上点儿心思地聊天。对于一家约会性质的网站来说,这简直太难得了!

Bumble的创始人Whitney Wolfe表示,她要通过这款App,把发起邀约的压力从男人肩膀上卸下,给双方创造一个更加轻松,更加健康的氛围。她说道:“作为男人来说,他有可能在网上只是盲目地寻找,当然更多的是四处碰壁,有时候他被拒绝,有时候他被忽视,这一切都让他逐渐感到心累甚至厌烦。但是如果有女性直接来联系他的话,那么整个剧本就得重新改写一下了。以女性为起点的社交往往会带向一个真正的约会。”

写在最后的话
之所以现在以“约”为主题的交友软件泛滥,其实原因还是在于人们的社交面太过狭窄,工作以外的生活圈子几乎没有,孤独寂寞冷是现代都市人的通病,只是一款走心的,直击痛点,如Tinder一样的交友软件什么时候才能在中国大陆出现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16-8-30 16:05:53
之所以现在以“约”为主题的交友软件泛滥,其实原因还是在于人们的社交面太过狭窄。大家多走出去,不要宅在家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3-29 02:00:22
好东西,大家不要光看不顶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2-14 18:07:53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2-14 20:24:28
做个记号,下次好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2-17 02:19:59
楼主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6-29 07:06:58
好贴,代表大家谢谢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9-2-15 08:39:11
回不回呢,考虑再三,还是不回了吧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20-5-9 22:52:30
呵呵,看大家评论如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20-9-19 04:30:07
看过,的确不错。谢谢楼主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