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7

主题

796

帖子

1662

积分

金牌会员

Rank: 6Rank: 6

积分
1662
发表于 2016-10-21 17:10:33
Nokia,2007年,诺基亚全球份额高达41%,公司市值1100亿欧元,5年以后,到了2012年,诺基亚市场份额16.1%,市值缩水90%,徘徊在120亿美元左右。2013年9月2日,微软宣布以37.9亿欧元收购诺基亚旗下的大部分手机业务,以16.5亿欧元购买诺基亚的专利许可证,整项交易的总价格约为54.4亿欧元,约合71亿美元。诺基亚时代正式结束。
  Sony,2007年,得益于数码相机和计算机销售的强劲增长,索尼销售额和纯利润均突破历史最高纪录,销售利润达3745亿日元,较06年增长421.9%,同年,索尼连续第三年蝉联“最具影响跨国企业”殊荣。然后从2008年开始,陷入了连续亏损的泥沼,到了第5年,为了让利润表好看点,索尼毅然卖掉了曼哈顿总部大楼以增加收入,后来发现这一招不错,后面连续卖掉了东京原总部大楼、NS大厦及周边物业,同时大幅裁员。
  Motorola,手机的发明者,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占据手机市场的最大份额,2011年初,摩托罗拉移动公司从当时陷入困境的摩托罗拉系统公司(母公司)剥离,随后被谷歌以125亿美元收购,谷歌称此举为防御性措施,防范对Android操作系统日益增多的诉讼潮。3年后被榨取完专利的摩托移动被联想以29亿美元再度收购。
  HTC,2011年,HTC产品销售量单季度达到46亿美元,位列美国第一大智能手机制造商,股价站上1200元新台币,超越诺基亚与RIM,成为全球市值仅次苹果的第二大手机业者。而到了今天,HTC市值徘徊于10亿美元左右,同时为缩减运营费用抛出一轮又一轮裁员计划。
  黑莓,2008年,黑莓的市值830亿美元,拥有2500万智能手机活跃用户,以接近20%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5年以后的2013年,随着战略失当、专利赔偿、大规模裁员,黑莓市值蒸发95%,已不足35亿欧元,被频频传出被收购传言,而加拿大政府也专门建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来帮助黑莓公司寻找买家,希望能够挽救黑莓这一衰落的巨人。
  Kodak,胶卷时代,柯达曾占据全球2/3的市场份额,几乎成为摄影的同义词,拥有全球超过14.5万名员工,地位相当于今天的苹果或谷歌。1997年以来,柯达仅有2007年一年实现全年盈利,其市值从1997年2月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21亿美元,十余年间市值蒸发了99%。
  ……
  我在预示着什么?nonono,不是你们想象中的。
  Slack是一款集聊天、搜索、文件整合等功能于一体的企业应用,14年2月正式对外发布,8个月后市值就已高达11亿美元,目前每日活跃用户接近150万。目前估值28亿美元。
  Akamai的内容分发网络是为用户提供更快、更可靠的互联网,据说承载着全球30%的互联网流量,每天超过2万亿次的互联网互动,市值从0到10亿美元花了1年半,至今市值130亿美元。
  Twitter是全球最大的社交媒体网站之一,2年多时间内估值达到10亿美元,每月拥有超过3.16亿的活跃用户,最新市值190亿美元。
  Fairphone于2013年12月面市,过提升产业链透明度,制造100%环保的手机,在2015年TheNextWeb欧洲大会上,Fairphone被评为“欧洲增长最快的创业公司”
  小米,2010年成立,为发烧而生,开创了用互联网模式开发手机操作系统、发烧友参与开发改进的模式,短短3年时间小米的估值达到100亿美元,目前估值450亿美元。
  嘀嘀打车在阿里巴巴、Softbank支持下,以烧钱的方式短短时间内覆盖的城市从30个增加到300个,日均从2200万增长到1亿用户,日均订单从35万单增长到522万单,最新估值150亿美元。
  ……
  我在预示着什么?nonono,不是你们想象中的。
  我只是想说明,5年时间足以让一切发生,兴或者亡。而更严重的是,随着新技术、新模式、新思维的爆发,兴亡交替变得更加的迅速,由兴到亡、由0到1,可能不再需要5年,可能是3年,1年或者几个月。
  5年后中国移动会怎样?以下仅为我基于个人理解所做推测,没有依据,也不负责任。
  【推测1】5年后,中国移动将是一家伟大的综合服务提供商
  如果5年以后中国移动还存在,还以“中国移动”存在,而不是“中国移信”、“中国移通”、“中国移电”,或者“中国移信通电”,那按照目前规划好的路径走下去,我觉得中国移动应该会成为一家伟大的综合服务提供商,好吧,我承认或许(很可能)会没有“伟大”二字。
  我不是在褒奖,我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就如同我说一个30岁的人5年后就成为一个35岁的人一样。
  为什么?
  因为无论是从中国移动“三条曲线”路径、数字化服务专家的目标,还是从其战略改革规划、研发体制改革、组织架构调整、专业公司设立等大动作来看,中国移动绝不甘心在CT域里赚点辛苦钱,而更希望能在IT域里大展拳脚,甚至在IT域里也不甘于只做平台,而是希望能够垂直整合,下至基础设施,上至内容应用。因此,“综合服务提供商”是中国移动必然会抵达的领域,并且,你要向前走,只有这条路,没有其他路可选。
  能不能停下来呢?其实无论集团内外“让这头大象停下来歇歇,善待下员工”的声音一直没有停止过,毕竟没有谁是能一直高速奔跑的,哪怕它是一头大象。但目前的形势是,依靠“互联网”这张充满神奇的巨网,一众小公司、初创公司,甚至巨头都在围猎以中国移动为代表的运营商,甚至出现中国联通出售给民企的传言。我们看到很多巨头的倒下,其根源无非是以新技术为支点,撬动对传统产业要素的重新分配,重构生产关系,提升运营效率和组织效率,无数的大小公司为了活下来或者活得更好,苦心积累地思考怎么能够打破原来的利益分配,干掉最大利益方,重新洗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中国移动不能主动出击,以战代御,唯一的下场只能是被瓜分蚕食。
  所以说,5年以后中国移动成为综合服务提供商不是什么成就或荣耀,而是避免被瓜分蚕食的唯一方法,是保持幸存的唯一形式。
  另外,5年以后,如果我们说这个人是中国移动的客户,肯定不是指他拥有中国移动的号码,用了中国移动的网络,而是指他购买了中移动的解决方案(围绕社会各个层面,包括个人的衣食住行都能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推测2】5年后,语音、流量对消费者而言都将实现免费
  5年后,话音免费大抵应该没有多少质疑,甚至不需要那么久以后。那流量会不会免费呢?我想会的,至少对消费者而言,流量5年以后肯定已经免费。
  这一点估计质疑者众多,流量都免费了中国移动靠什么收入呢?若是光靠数字化服务(第三条曲线)的话,中国移动从本质上来说就已经是一家单纯的互联网公司,和腾讯阿里没啥区别,都是单纯靠内容吃饭了,凭啥还要去建设、维护庞大的网络呢?现在自来水还收费、用电还收费,凭啥流量不收费?
  我是这样想的,你去洗车,你去餐馆吃饭,也消耗了水、消耗了电,自来水公司、国家电网有跟你收费吗?没有吧,所以说,随着各种新的商业模式的出现(包括现在各种后向收费、定向流量包都已经很流行),我相信不久的未来,大部分的流量都会实现后端收费,而小部分特殊的内容可能还需要前端收费,如一些免费的资源网站。这对运营商的计费体系是个重要的变革。
  而有趣的是,目前“就像世界上有两个互联网——全球互联网和中国互联网一样,中国互联网也正在被人为撕裂成两张网——腾讯网和阿里巴巴网”,若实现了后向收费,阿里、腾讯将成为中移动最大的客户。
  【推测3】5年以后,数字服务将成为中国移动收入主要组成部分
  5年后,虽然流量收费基本可以解决生存之忧,没有了灭亡之虞,但从一家伟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流量收费”并不值得寄予厚望,无法实现再造一个中国移动的宏伟愿景。而更严重的是,如果中移动一直把眼光盯在流量费用上,将错过这个时代最肥美的那片草地。
  纪录片《塞伦盖蒂平原大迁徙》里超过百万牛羚和斑马会跟随水流不断去寻找新的草地,虽然当下身处的草地足够让它吃饱,但动物们都意识到,随着水流的逝去,今天的草地会变成明天的荒原。从目前中国移动“三条曲线”的战略来看,这头大象也正在积极奔向“数字服务”这片新的草地,其实从很多年前开始,中移动已经开始四处布局,积极紧跟每一个热点,从梦网模式到飞信、邮箱,到MobileMarket,到九大基地,其实从发展趋势上来看,大体是正确的。但结果怎样大家也都清楚,很多人说是因为体制机制的原因,但我想其根源还是压力的原因,过去成功与辉煌都来得太容易了,既然躺着可以把钱都赚了,我凭啥要坐起来、站起来,甚至跪下去呢?但现在情形已经发生变化了,不跪下去可能要饿死了。跪得下去,还有什么是做不到的呢?
  基于过去的基础也好,基于现在的存量用户也好,基于“国家队”的金字招牌也好,如果中移动可以跪得下来的话,我相信不会比互联网公司要差,从最近一两年来,中国移动先后成立了苏杭研发中心、物联网公司、咪咕公司、在线服务公司,还有筹备中的互联网公司等等,无论从决心和资源支持力度来看,中国移动的数字服务发展是很具潜力的。
  我说的数字化服务不仅针对个人消费者市场(如智慧家庭解决方案),更多的将涵盖更为广泛的ICT市场,如车联网、物联网、智慧城市、卫生医疗等行业应用,利用移动网络、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方面的专长结合对相关行业业务经营的理解,提供基础信息化(数字化)运营解决方案。同时平台运营也是数字化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搭建以网络服务和相关的计费与客户服务为平台,向用户提供包括自身和第三方应用和服务在内的一体化服务,如大数据中心运营等。
  总体而言,我对中国移动的数字服务发展持乐观态度,虽然在很多的分领域里中移动很难成为龙头,但基于其完善的渠道体系、服务体系和本地化服务优势,我相信分得一杯羹并不是很困难。
  【推测4】5年以后,专业公司将成为中国移动组织架构主体和收入主体,省公司将汇编成几大片区
  谈点具体的,基于数字服务将成为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5年后,中国移动的组织架构相比今天将发生巨变。今天中国移动的主体还是31家省公司,从2014年的财报来看,省公司贡献了超过九成的收入和几乎100%的利润,14个专业公司几乎可以说是0贡献的。但5年以后,我相信专业公司将成为中移动的组织架构主体和收入主体。
  怎么来理解呢?
  简单来说,过去及现在,中国移动主要的赚钱模式是,省公司搭建网络、拓展用户,然后靠卖语音和流量赚钱,属于自产自销,创造价值和实现价值(变现)的过程都在省公司范畴内发生。而未来呢,数字服务将成为主要的赚钱手段,而数字服务(无论是内容、应用还是服务、平台)大部分都是在专业公司在创造,而变现的过程(营销)可以依托互联网发生,甚至后续的服务也可以通过网络实现,省公司在这过程中能发挥什么作用呢?可能在网络的运维、或者营销及服务上可以提供一些本地化的协助,其他大抵没有了。我们看今天的阿里、腾讯的组织架构都相对扁平化,几乎所有的营销、服务都放到了网上,属地性质的组织架构很少。
  5年以后,就我看来,中国移动的架构大抵会分为三个层面,一个是负责基础网络,赚取基础流量费的;第二个是负责做内容,做整体解决方案的,赚取内容费;第三个是负责做服务,做平台,做运维的,赚取服务费。
  基于这样三个层面的划分,中国移动内部结算将可能成为最重要的模式,这三大层面间将存在大量的交易和结算,如负责做内容做产品的,必须使用基础网络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这里面就存在流量、专线等的结算交易;做内容做产品的,在交付后必须有做服务和做运维的的团队去支撑后续的服务工作,这里面也存在大量的结算交易。而内部真实结算机制将导致价值的自由流动,做内容、做服务的可能就占据了价值链、利润链的上游,因此集团内部员工的薪酬激励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差异化。
  更严重的,从这三个层面上看,都不太需要类似今天的省公司的组织体系。那未来省公司将怎么办?很可能省公司将整编成几大片区,作为网络的运维团队、本地化服务的承载渠道和计费渠道,甚至,如果政企公司给力的话,省公司几乎可以撤掉,网络运维可以外包、托管。如果这个成为事实,这里面将存在一个大的问题,现在这几十万的员工将怎么办?转入专业公司并不靠谱,一是专业公司的员工规模相对较小,消化不了这么大的员工群体,二是专业公司对员工的专业性要求更高。还有其他路可走吗?或许可以做属地化的服务,作为O2O中的后面的O,做一些offline的工作,但这对这批昔日的“天子骄子“来说是一个严重的考验,真有这么一天,你能骑个电瓶车去送“中移外卖”吗?
  【推测5】5年以后,数据将成为中国移动最具价值的资产
  DT时代已触手可及,大数据将超过实物资产成为企业最有效的竞争力,尤其是像中国移动这样的以“信息化”为动力和产品的企业。一方面中国移动各域系统及业务平台产生巨量的客户数据,同时可通过爬虫的技术手段从互联网中收集巨量数据,其中蕴含丰富的用户行为信息,经过专业的清洗、脱敏、分析,可应用于各行业营销、服务等的价值提升活动中。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已深入切入到DT时代的游戏规则中,目前已聚焦基础设施,提供公共云、专有云、混合云,同时建构平台,内练产品,向客户提供行业应用、行业解决方案、IT服务、硬件等服务。
  5年以后,基于“数据”的交易将成为中国移动一个重要的收入点或者支出点。
  【推测6】5年以后,中国移动将形成一个全新的生态体系
  过去,甚至今天,中国移动的生态系统(或者说价值链)的角色无非是设备提供商、应用开发商、内容提供商、销售及渠道商等。而随着移动互联网和宽带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业务应用平台为核心的产业生态环境将更具竞争力,中国移动若能充分利用网络、用户规模、渠道体系等传统资产优势以及在大数据、云平台等方面的个性化优势,成为整个信息服务生态系统中的平台提供者将是比较理想的结果。
  另外要不断完善和牢固这个生态体系,5年以后,并购将成为中国移动的关键词。面对新兴的业务,光靠自身的力量显然不足,中国移动急需结盟产业链上下游,提升创新能力,增强竞争力,才能确保这个生态体系健康、可持续发展。
  量子力学的平行多宇宙解释说,在交叉小径的花园里,总会有一条道路,让人们在生命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得到幸福,在那条完全幸福的道路上,有且仅有一个你在行走。这是多么令人宽慰啊,在每一次铭心刻骨的选择里,总有一个你选对了路,在茫茫的恒河沙数的宇宙里,总有一个你,终生幸福。
  是为end。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16-10-21 17:10:33
看后有点感悟了,谢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1 17:11:58
支持你加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3 01:12:37
好帖子不顶不行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3 01:59:55
看了,感觉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3 05:00:17
回帖是必须的,这个可以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3 14:37:07
说的好,一定要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6-10-24 06:34:52
确实值得好好看看,顶先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3-3 13:23:13
有空一起交流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能让大家受益,真不错,为楼主点赞!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下一页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