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25

主题

41

帖子

159

积分

游客

积分
159
发表于 2017-6-13 14:41:24
本帖最后由 大金空调 于 2017-6-15 14:23 编辑

移动支付的解决方案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现在大家常用的微信、支付宝扫码支付形式;

另外一种是Apple Pay,苹果在推的NFC支付(13.56M),业内称为非接支付;目前的公交卡刷卡多采用的是M1卡的模式,是属于NFC标准之一。

如果需要实现移动支付

方案一、采用微信、支付宝的扫码支付模式,这种走的是远程支付,资金余额存在服务端,通过服务端的数据扣减结果返回到客户端/POS机上来判断刷卡是否成功;缺点就是对于网络以及扫码环境要求比较高,支付速度和成功率(在公交上的成功率)不如NFC;

下图是支付宝的扫码刷公交车的图:

先选择付钱-乘车码,然后将码对准公交上的扫码口(下图红色部分),公交车晃动的场景,一次性成功率比较低。

1.jpg


方案二、小米采用的NFC方式

小米从5开始大力推广小米手机刷公交车,技术是由国内的雪球科技提供的,但是各地公交系统的资金账户以及设备厂商不同,推进的比较慢。

NFC技术和扫码支付的区别:

扫码支付采用的是远程支付,即金额的扣减是在服务端进行的,然后再将结果返回到客户端上。所以过程中必须联网。

NFC走的是rfid的通讯模式,所以一般说来,NFC是需要先把资金账户从服务端“圈存”到NFC芯片上,然后通过NFC芯片和刷卡POS之间进行通讯,整个过程可以不用联网,对于公交这样的移动网络环境,不联网的刷卡速度会更快,等到POS设备能联网的时候再把数据上传到服务端。

当然有些NFC刷卡也是支持联网的,NFC只是建立连接,数据扣减在服务端。

FiJeITrYy-2JiTX2kRxFlCRt1X-W-picture.png


关于NFC为什么没被推广,主要有以下这几个原因:

1、公交卡刷卡本身已经很普及了,NFC错过了最好的发展时机(为什么会错过,在下面有补充)

2、目前主推NFC的几个公司资金账户属性太弱:小米、Apple Pay。

支付做的好坏有3方面的因素:支付能力(账户有资金余额或者关联了银行卡的账户)、支付场景(打车、餐饮、便利店等)、支付习惯(有支付场景的时候想的起来用你来支付)。

大家有小米钱包账户吗?账户里面有钱吗?小米以上3个因素目前都不具备。

当时主推NFC的运营商不知道目前是否还在推,在推也没用,原因参照上面3个因素。

Apple Pay有一定的用户量,但是Apple Pay没有动力去和公交系统做对接。Apple Pay搞定了线下支付,但是那是和银联对接,公交系统的规范不是银联或者央行来管,是住建部,每个地方的规范可能还不一样,这是个脏活、累活。

3、支付宝和微信现在都推扫码支付,支付宝连买地铁票也是扫码支付(先扫码取票,并非像公交车那样实时扫码),没有动力再去推一套支付解决方案。

最后关于NFC为什么会悲剧(当然不排除以后有其他场景让NFC枯木逢春),写一段NFC在国内的发展历程:

在08、09年是电信运营商大力推广移动支付的时代,其中移动和电信主推的是2.4G的技术,银联主推的是13.56M的技术(NFC)。

为什么有这两种标准之争呢?因为当时市面上的所有金融消费类的POS机,按照央行的PBOC规范,都是13.56M的频率,13.56M的发射功率比较小,所有传输距离有限,10cm以内比较安全,不容易被窃听或者修改。市面上的POS都是由银联系统来控制的,那么运营商想自己发展移动支付就受银联的约束,于是运营商就主推2.4G的技术(当然很多省公司也尝试过13.56M,比较杭州移动用的双界面卡技术就是13.56M的),想自己独立做一套支付标准。

2.4G和13.56M在应用上差别不大,都能实现公交和食堂饭卡那种嘀一下的刷卡形式,不同的是2.4G的技术除了近距离支付以外(10cm以内的),还能实现像ETC通道那样自动抬竿的功能。

当时运营商选的试点场景是校园,电信当时的产品叫校企一机通,模式是给校园的学生全部换成天翼的手机,该手机支付2.4G的支付,同时校园的所有刷卡POS都换成2.4G的(多是找当时还没有实现信息化的校园,多是职业技术学校类的,免费送设备),于是:

1、上课需要用手机签到,需要用手机在教室的一个类似公交刷卡机上嘀一下;

2、饭堂吃饭耍手机;

3、老师办公楼的门禁、车库抬杠都换成了刷手机,其中车库可以自动抬杠;

4、校园周边的一些商户安装了2.4G的POS,学生可以刷手机吃饭有优惠。

学生的生活场景都被移动支付覆盖,同时也被天翼业务捆绑。

问:当初有没有尝试过打通手机刷公交车?

尝试过,但是公交刷卡的规范当时属于住建部,谈判成本比较高,在部分城市(泉州),电信也曾经尝试过13.56M的技术,但是每个地方的公交POS频率都不是标准的,有偏移,有的是13.57,有的是13.54,感应不灵敏。

当时的NFC未发展起来的主要几个原因:

1、产业联调太长,涉及芯片厂商、手机厂商、POS机具厂商、银联商务、运营商,如果要发展应用场景,还涉及公交公司、商户等,不好整合。

2、当时移动互联网还未普及,NFC对于用户来说还是太新了,也没有配套的App可以在手机上实现充值、空中圈存。

3、支付公司当时也还在做基础建设,支付宝当时也做过尝试,只不过那个年代支付宝的装机量都还太小,而且没有快捷支付、余额宝等资金余额。微信那个年代也没诞生。

注:文章转载于PMCAFF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发表于 2017-6-13 14:41:25
要顶的啊,楼主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3 14:42:08
说的好,一定要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3 14:55:12
帮你顶,人还是厚道点好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3 17:02:12
很好啊,谢谢楼主啊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5 14:20:15
谢谢楼主,受益匪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17 02:34:34
好贴,代表大家谢谢您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6-23 19:52:36
做个记号,下次好找!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9-2 07:22:40
楼主辛苦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8-2-15 21:26:46
有意义,有收获,谢谢提供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下一页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