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发表于 2017-1-17 17:11:08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内的互联网依次走过了资讯互联网、社交互联网、消费互联网等形式,发展到如今,产业互联网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机遇。传统企业想要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不被淘汰,则必须了解清楚两件事:一是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什么?二是产业互联网时代转型的法门是什么?

30322118589182932.jpg

产业互联网的本质是企业虚拟化,实现产能提升
提到产业互联网,则不能不提它的发展前一个阶段——消费互联网。所谓消费互联网,本质上是满足消费者在互联网中的消费需求应运而生。消费互联网拥有两个最重要的属性,一个是媒体属性,也就是提供资讯。另一个则是消费属性,更多的事生活服务类,包括我们常常接触到的电商、O2O、OTA等等。简单的说,消费互联网时代是个体的虚拟化。通过宽带、4G、WiFi配合终端打通人和信息。
如果说消费互联网是个体的虚拟化,那么产业互联网则是企业的虚拟化。消费互联网带来的庞大数据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飞快增长,受互联网影响的从个体的生活方式发展到企业、组织的经营运作模式,从而提升企业生产效率并增加服务形式。制造、教育、工业、农业、交通、医药、教育等等行业的互联网化造就了产业互联网。
除了主体的差别外,产业互联网和消费互联网还有两点不同。一是原动力的差别,消费互联网旨在让人们的生活体验提升,增加娱乐方式、使日常生活变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产业互联网则是通过提升资源配置的准确的效益的效率,从而使企业生产、服务的能力得到提升。二则是商业模式的差别,消费互联网将流量可视化,追求的是流量变现。产业互联网旨在提升产能,属于价值经济。
“要么成为生态,要么融入生态”成为显性法则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传统意义上的线性价值链瓦解,各价值要素重组成平台化的价值网络。新产业结构之下,行业边界的划分让位于场景区隔。组织模式也不再是传统的企业和雇员,而是平台与创客。
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变化:横向按照场景,切分成一个一个的社群;纵向按照功能,聚合为一层一层的平台。终极状态下,大多数行业都将变成“平台+手艺人”的协作模式。“要么生态,要么融入生态”成为行业竞争的显规则。从市值角度讲,也只有生态型的企业才有望成为产业王者。打造平台型生态,将成为有产业抱负的企业家追求的经营境界。
新的产业分工逻辑将会催生三类平台型生态:
第一级,内容平台生态,聚焦产品设计环节。比如韩都衣舍,已经从单品牌运营进化到时尚品牌孵化平台,目前已拥有近300个创意小组,每年设计服装品牌达到3万款。通过自孵化、合资、合作及代运营等方式,将品牌数量扩充至28个,产品涵盖女装、男装、童装、户外、健走鞋、箱包等品类。
第二级,产业平台生态,聚合产业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产业内系统服务。比如找钢网、找塑料网等, 从信息平台,延展到交易平台,再延展到供应链服务平台,它已经成为一个以钢铁产业链为主的“大宗商品”产业平台生态圈。
第三级,跨产业平台生态,打造商业基础设施,可以理解为“孵化生态的生态”。阿里巴巴集团就是一个孵化淘宝、蚂蚁金服、菜鸟网络、阿里体育、阿里云等自成生态的母生态。
打造生态企业的三大法则
1.基于场景定义业务边界
打造生态的第一个步骤,就是想清楚业务延展逻辑。生态从哪里开始?如何逐步扩张?生态中用户创造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滴滴从最开始的出租车共享平台逐渐进入了拼车、代驾、巴士等领域;河狸家从最早的美甲逐渐进入到美容、手足护理、化妆等领域。其本质都遵循了场景逻辑,做的都是一类人群的生意。
2.基于平台匹配供需资源
当互联网对产业资源重组进入深水区的时候,传统的线性公司也会越来越多地被平台型公司所替代。打造生态型企业,必然要通过平台化的方式组织资源。不过,选择何种平台形式,根据不同企业的战略诉求、驾驭能力而定。
海尔是平台化改造最为典型的传统企业,其CEO张瑞敏称,海尔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破坏者,未来将聚焦创建两大平台:投资驱动平台和用户付薪平台。所谓投资驱动平台,是从管控型组织变成一个投资平台,平台上只有股东和创业者,即平台主和小微公司、小微成员,平台为小微们提供资金、资源、机制和文化等支持;所谓用户付薪平台,是指员工们不再直接由企业发工资,而是与用户交互,通过给用户创造价值获取薪酬。企业平台化就是使企业一下子让全球的资源都可以为你利用。
3.基于数据推动产业协同
2016年2月,乐视体育宣布与体奥动力确立全面战略合作关系,以27亿元天价获得2016/2017年两个赛季中超联赛在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独家新媒体转播权。腾讯、新浪、网易和搜狐等互联网企业都曾以不超过800万元的价格从中超公司手中获得联赛转播权。如今乐视体育花27亿元拿下中超未来两年的版权,这笔交易对乐视来讲,划算吗?
其实是否划算关键在于能否发挥出足够大的协同效应,即产业资源组合在一起是否发挥了1+1>2的效用。通过中超赛事这类优质内容带动手机、电视这样终端产品的销售,通过终端产品的销售,又带动更多内容资源的销售,乐视把这个叫做“化学反应”。
然而,如果要最大化地协同,将用户资源转化为数据资产将是必由之路,只有将不同入口进来的用户标签化、数据化,才有可能实现资产互通以及交叉营销。互联网时代对于用户资产的复用一定是基于数据洞察的。打造一个数据驱动的企业,是能够最大化发挥协同效应的前提,也是每一个传统企业当下较为迫切的一个命题。
布局大数据引擎才能赢得未来

       与互联网企业不同的是,传统企业因为缺乏在线渠道,在用户数据采集方面,具有先天弱势。那是不是就无路可走了?当然不是。消费者购买的是产品,如果通过产品建立与消费者发生联系的在线路径,那么数据采集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基于此,广州米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推出了“全场景赋码理念”,即在产品消费的高频场景下,对产品进行“一物一码”的改造,在产品外包装上印制具有营销、防伪、溯源等多种功能的“二维码”,让消费者通过“扫码”与企业的公众号关联,从而实现精准用户的采集行为。对产品进行赋码,不仅可以解决精准用户采集的问题,还可以通过营销功能,提升产品销量,而且通过不同功能的码,传统企业还是解决打假、防窜货、溯源等很多刚性需求。

     掌握了以用户ID为核心的数据,并非就已万事大吉,就像阿里京东一样,只有能够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出数据所代表的信息,数据才有价值。而要布局产业互联网,除了用户数据,商品数据、物流数据、内部管理数据都需要有效协同,因此,传统企业真正需要的是拥有一个能够高度集成、协同且智能的数据处理平台。

     正是基于上述理念,米多网络自主研发的“米多大数据引擎系统“,对外能够全渠道获取用户数据,对内能实现打通ERP、CRM等系统,实现产业链的数据对接,然后通过后台,能够实时对关键数据进行分析,如用户画像、仓储物流、智能生产等,实现数据的无缝对接,只有这样,传统企业才有可能布局产业互联网。据悉,现在已有茅台葡萄酒、武夷星、大益茶、恒大奶粉、锐澳酵素、格力电器等17000多家传统品牌企业布局这套系统。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只有布局大数据引擎系统的企业才有可能赢得未来!再小的品牌都有自己的大数据引擎系统,米多大数据引擎帮助传统企业实现物联网时代的四个现代化:企业平台化、品牌人格化、产品个性化、员工创客化。

本文综合网易财经、凤凰网经济、财资中国等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看的人少,回一下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1-19 13:53:11
关注中!感兴趣的朋友都来说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1-19 15:11:18
永远支持楼主,继续发好贴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1-21 23:56:36
我先赞成一下,大家接着发表自己的看法!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1-25 01:50:59
朋友不错,谢谢您的努力,顶了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2-21 19:24:30
说的好,一定要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2-24 12:27:32
这个贴不错!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2-26 19:55:19
谢谢楼主,受益匪浅!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发表于 2017-2-27 20:52:49
我觉得挺好的,大家的看法呢
使用道具 举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1234下一页
发新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